【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閆睿
人到老年尤為關注健康、惦念子女,不少詐騙分子正是看準這些,利用不法手段致使老年人上當受騙。哈爾濱市公安局日前梳理了老年人被騙的幾種常見情況。
“養生局”:有的詐騙分子看準老年人注重養生的習慣,打著免費送雞蛋、水果的幌子,引誘老年人購買所謂“包治百病”的“保健產品”“治療藥品”。
“理財局”:以贈送小禮物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前往所謂理財課堂等,虛構“高利息、高回報、低風險”投資項目,騙取老年人投資。
“冒充局”:詐騙分子偽造證件、冒充公檢法系統工作人員,假借要逮捕老年人子女、必須交保證金等騙財。
“代辦局”:詐騙分子自稱是銀行、保險機構工作人員,虛構或夸大保險項目收益誘導消費,或以可幫代辦“提前退休”“養老保險”等為由收取費用騙錢。
為避免老人被騙,公安機關提示,老年人不要在非正規機構、陌生網站等填寫資料,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證號碼、銀行卡密碼、家庭住址等,不將手機交給陌生人操作;勿輕信高回報的投資,遇事多和家人商量;可在手機中安裝反詐App,設置騷擾詐騙電話攔截。子女平時也要多關心家中老人,時常詢問近況,不讓騙子有可乘之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