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理想
(相關資料圖)
來源|財富獨角獸
今年二級市場行情的急速變化讓基金公司措手不及,特別是部分此前重倉押新能源的公司難以快速翻身,只好眼睜睜看著轉戰人工智能的基金公司收獲勝利,東吳基金陳軍就是整體轉身慢半拍的一例。
去年12月份,東吳基金公司發布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基金經理陳軍出任公司的代總經理,這位管理時間接近16年的老將目前仍有兩只產品在管,它們分別是東吳興享成長和東吳興弘一年持有混合,后者是去年9月才成立的產品。從兩只基金今年的業績表現來看,它們都雙雙滑落到同類產品非常靠后的位置上了。
01
年內凈值增長下跌超過15%
東吳興享成長成立于2020年的11月,從2021年以來的年度排名逐年下降,2021年全年,該基金實現凈值增長率16.23%,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三分之一。2022年全年,該基金凈值下跌約為19.3%,在同類基金中排名接近中游。但2023年截至目前,該基金的凈值增長率僅為-15.22%,在同類的3547只基金中排在第3513位。
為何該基金的同類相對排名會逐漸退步呢?從基金一季報的重倉行業和十大重倉股來看,我們可以部分發現問題的所在。對比一季報和去年四季報,3月31日時的前三大重倉股分別為青鳥消防、隆基綠能、帝爾激光,彼時它們的占比都突破了7%,而且三家公司已經是連續多個季度上榜十大重倉,今年它們到目前股價下跌都超過了10%。
排在一季度末四到六位的上市公司分別是陜鼓動力、旭升集團、天合光能,它們彼時的占比都在5.5%~6%之間,這三家公司都非陳軍的長情股,主營汽車零部件的旭升集團去年三季度進入前十,另兩家都可以歸入新能源產業鏈中,是去年四季度新進十大重倉的公司。這其中相對抗跌的是旭升集團,但是光伏賽道的天合光能年內下跌已經超過25%。
3月31日時排在7到10位的重倉公司分別是德業股份、拓普集團、陽光電源、德賽西威,這其中新進的重倉股是光伏賽道的龍頭之一陽光電源和汽車零部件的德賽西威,替換了上一季的海風賽道股票東方電纜和汽車零部件的中科創達,從抗跌的角度這一替換尚屬成功,但是新進的兩大重倉分別是第九重倉股和第十重倉股,因此也就對組合的貢獻較為有限。
在基金一季報中,他表示:“在這一階段,市場更多以主題投資方式展開,例如房地產三支箭政策,信創政策,中藥扶持政策,乃至AI點燃所有TMT板塊。在這過程中,報告期內本基金所長期看好并重點持倉的清潔能源被抽血,市場表現不佳。但是,隨著二三季度的到來,估值相對便宜且基本面相對扎實的清潔能源板塊,有望有其自己的機會。”
他對于自己的持倉思路仍然充滿自信:“我們仍持續關注光伏、儲能、海風、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在全球的機會,也相信他們有望能做到優秀的業績和匹配的現金流,本基金將繼續在這些領域挖掘機會?!?/p> 02
暫停贖回或說明公司對產品信心不足
相比東吳興享成長,成立時間較晚的東吳興弘一年持有目前僅公布了兩份季報,對比兩份季報,可以發現其中一些值得關注的點。再對比興弘與興享成長的一季報,我們發現其中有七只股票都一樣。
有所區別的三只分別是晶科能源、英維克、奧特維。其中英維克的主營也沾邊目前大熱的TMT領域,因此它也是當季10大重倉股中年內唯一上漲的公司,同一時間段年內上漲13.45%,同樣的問題是該股的占比僅僅約為3.38%。再看另外的9只重倉股,四家公司在年內的跌幅超過了20%,尤其是天合光能和德業股份目前回撤約在25%一線。
從該基金來看,3月31日時退出前十的公司包括了大金重工、東方電纜、科華數據。陳軍在季報中表示:“曾經擔憂中美問題影響,動力電池授權模式,光伏產品清關加快,都說明清潔能源企業的外卷能力。曾經擔憂俄烏戰爭已結束歐洲需求不再,德國為首國家加速推進清潔能源布局以實現能源獨立,證明清潔能源產品生命力。”
“當然市場還有很多擔憂,周期頂點的擔心,競爭格局惡化的擔心,隨著股價下跌和23年業績的逐漸明朗,這些擔心或不重要,或者已經在預期之中。有時候便宜可能就是大的利好?!彼瑫r強調,但是他可能忽略了一點,成長股投資的重大原則并非撿便宜貨,而是尋找最熱的賽道尋找行業阿爾法,甚至以市夢率考量都不為過。
對比陳軍,公司另一位十年老將劉元海今年業績驚艷,特別是東吳移動互聯混合年內漲幅接近50%大關,該基金的成功就在于去年四季度做了一次顛覆式調倉,將新能源一次性調到了數字經濟TMT上。從這個意義上看,陳軍或許應該學習劉元海的投資魄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