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民幸福指數,是指反映國民生活質量和幸福程度的指標。
2、計算方法公式一國民幸福指數=收入的遞增/基尼系數×失業率×通貨膨脹這個公式中的基尼系數(Ginico efficient)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測量社會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標。
3、公式二國民幸福指數=生產總值指數×a%+社會健康指數×b%+社會福利指數×c%+社會文明指數×d%+生態環境指數×e%。
(資料圖)
4、其中a,b,c,d,e分別表示生產總值指數、社會健康指數、社會福利指數、社會文明指數和生態環境指數所占的權數,具體權重的大小取決于各政府所要實現的經濟和社會目標。
5、擴展資料:影響因素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對于人的主觀幸福感的測量在20世紀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為心理學的一個熱點研究領域。
6、心理學家對于主觀幸福感的探討更多地來自生活質量、心理健康和社會老年學三個學科領域。
7、由于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豐富內涵和表現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8、應該說,作為社會心理體系一個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許多復雜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如就業狀況、收入水平等;社會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質量等。
9、人口因素如性別、年齡等;文化因素如價值觀念、傳統習慣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態度、個性特征、成就動機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權利、參與機會等。
10、此外,對主觀幸福的理解還涉及許多分析層面,主要包括認知與情感、個體與群體、橫向與縱向、時點與時段,等等。
11、在主觀幸福感與社會心理體系諸多因素和層面之間的密切聯系中,以下幾點是十分獨特而重要的:心理參照系就社會層面而言,其成員的幸福感將受到他們心理參照系的重大影響,例如在一個封閉社會中,由于缺乏與其他社會之間的比照,盡管這個社會的物質發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習慣定勢的作用,其成員便可能知足常樂。
12、表現出不低的幸福感;而一個處在開放之初的社會,面對外來發達社會的各種沖擊,開始了外在參照,因此,其成員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現下降之勢,因為此時他們原有的自尊受到了創傷。
13、成就動機程度人們的成就需要決定他們的成就動機程度,成就動機程度又決定其預期抱負目標。
14、其中人們對于自身成就的意識水平是一個重要環節。
15、因為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高于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么,便會產生強烈的幸福感;反之,如果人們意識到的自身成就水平低于他們的預期抱負目標,那么,則不會有幸福感可言。
16、本體安全感它指的是,個人對于自我認同的連續性、對于所生活其中的社會環境表現出的信心。
17、這種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對于形成個體的信任感是極其重要的。
18、而對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個體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個體抵御焦慮并產生主觀幸福感的基礎。
19、因此,人的幸福感有時與其經濟狀況或收入水平之間并未呈現出簡單的正相關系。
20、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民幸福指數。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