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及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寬帶 > 正文

節卡股份沖刺科創板IPO:去年剛剛扭虧 產銷率不足80%卻欲募資擴產10倍

來源:華夏時報 時間:2023-05-12 22:01:40

5月9日,節卡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節卡股份”)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科創板上市。如果上市進程順利,節卡股份或將成為中國市場“協作機器人第一股”。

根據招股書,本次IPO,節卡股份計劃募資7.5億元,將分別用于年產5萬套智能機器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就本次IPO相關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致函節卡股份,其在采訪函回復中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依托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產品性能、拓展產品體系,圍繞降本增效持續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效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擁有“協作機器人三杰”之稱的節卡、越疆、遨博先后開啟IPO之路,協作機器人賽道迎來了一波“上市潮”。

去年剛剛扭虧為盈

公開資料顯示,節卡股份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協作機器人整機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并從事包括集成設備及自動化產線在內的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產品主要包括協作機器人整機產品及機器人系統集成業務。

根據招股書,其產品已應用于汽車零部件、3C電子、精密加工、新能源等工業領域,并覆蓋商業、醫療、教育等服務領域,服務了豐田、東山精密、中國中車、星宇股份、立訊精密、施耐德、偉創力等國內外企業。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度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數據3.9萬臺,節卡股份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6%。

業績方面,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節卡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48億元、1.76億元及2.81億元。收入主要來源于整機產品,總營收占比超過75%。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節卡股份剛剛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約為573.57萬元;2020年和2021年的凈虧損分別為2395.78萬元和723.31萬元,三年累計虧損2545.52萬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節卡股份未分配利潤為-3571.47萬元,公司仍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

對于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節卡股份在采訪函回復中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協作機器人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在此背景下,公司具有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并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過去三年內,公司的收入規模也保持了較快增長,復合增長率達141.16%,具備良好的持續盈利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節卡股份協作機器人的產銷率不足80%,產能不足5000臺,卻欲通過IPO擴產10倍。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公司協作機器人整機產量分別為1084臺、2871臺和4563臺,銷量分別為599臺、2267臺和3579臺,產銷率分別為55.26%、78.96%和78.44%,同期內公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72.27%、87%、91.26%。

此外,節卡股份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諧波減速器、IC等電子電氣類元器件。根據招股書,報告期各期,節卡股份直接材料成本占主營業務成本的比重分別為82.07%、80.26%和86.56%,占比較高。2021年以來,芯片、PCBA等電子元器件價格上漲,交期延長。若未來其主要原材料出現供應不及時、價格大幅上漲或供應商中止等情況,則將對其產生重大影響。

對此,節卡股份回應稱,上游原材料的價格隨市場供需變化可能發生波動,公司已建立完善的采購制度,并通過提升原材料管理水平、開發更多長期供應商、加強技術研發等多種方式,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自成立以來,節卡股份備受投資者的青睞,成立至今,節卡股份已獲得君資本、方廣資本、賽富投資基金、CPE源峰、國投招商、淡馬錫、淡明(True Light)、軟銀愿景基金二期、Prosperity7 Ventures等多家知名機構的投資。并已于去年7月完成由淡馬錫、軟銀愿景基金二期等機構聯合領投的,約10億元的D輪融資。在完成本輪融資時,節卡股份的估值為35億元人民幣。

“行業三杰”齊聚IPO

在工業生產方式不斷向智能化和定制化轉變的過程當中,為彌補傳統的工業機器人的短板,更加靈活的協作機器人應運而生。

根據IFR統計數據,近年來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持續保持高速增長,2021年全球銷量達到3.9萬臺,同比增長約50%,2017—2021年復合增長率約為37%。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測,2023年全球協作機器人銷量將達8萬臺,市場規模將接近120億元。另據市場研究機構ABI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0年至2030年間,全球協作機器人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達32.5%,市場規模于2030年預計將增至80億美元。

記者了解到,與許多新興行業一樣,隨著賽道越來越擁擠,產品同質化一直困擾著整個協作機器人行業,據悉,國內多款協作機器人都是在模仿UR優傲機器人的產品。

此外,目前,從現有的市場份額來看,UR優傲機器人依靠著先發優勢,頭部效應顯著。數據顯示,作為行業龍頭的外資品牌優傲機器人發展至今全球總裝機量為5萬余臺,2021年總營收為3.11億美元。無論在營收還是裝機量上,國產品牌與外資品牌還存在一定差距。

對此,節卡股份表示,協作機器人產品的應用領域廣泛,涉及不同領域、多種業態,既包括汽車零部件、3C電子、精密加工、新能源等工業領域,也能夠覆蓋商業、醫療、教育等服務領域。機器人產品的技術性能、質量穩定性,以及供應商的快速響應能力、綜合服務能力均是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方面。

“公司高度重視產品技術研發,目前已形成覆蓋全面、差異化定位的產品體系,并獲得了客戶群體的高度認可;未來,公司還將通過實施募投項目、建設分支機構等多種方式,進一步提升生產、服務能力?!惫澘ü煞荼硎?。

科方得投資執行總裁張曉兵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協作機器人企業要避免產品同質化,就要加大技術和產品創新,協作機器人企業要持續加強研發投入、做好產品設計,提升產品品質和特色,強化差異化、個性化、多功能化和多場景化產品設計。

張曉兵認為,預測協作機器人未來的發展將結合運用包括深度學習、AIGC、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SLAM等前沿技術,將會使得協作機器人的產品更加智能化,在應用場景上將更加多元和廣泛,更加會注重產業協同。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產協作機器人廠商正排隊上市,除節卡股份外,出貨量排名前三的遨博計劃于今年三季度在科創板上市,目前已確定上市輔導機構為華泰聯合證券。2023年1月越疆科技也已同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

對于協作機器人賽道出現的IPO“小高潮”,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協作機器人市場處于發展早期,企業投入大產出少,造血能力低,需要新的資金維持企業成長。這些公司成立時間較長,早期股東到了退出時間,而繼續尋求新投資人融資難度較大,上市是一個現實的選擇。

在張孝榮看來,協作機器人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用戶,用戶需求千差萬別高度復雜,企業需要尋找適合于協作機器人的應用場景,針對用戶需求做針對性研發,以滿足市場需求。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