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意思是指封官太濫。
2、亦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
3、出自《晉書·趙王倫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司馬炎封司馬倫為趙王,掌管臨漳。
5、趙王司馬倫篡位后,濫封官爵,貂尾不足,就用狗尾代替。
6、因此,人們譏誚說:“貂不足,狗尾續。
7、”擴展資料:晉武帝司馬炎死后,兒子司馬衷(惠帝)繼位,他對朝政一竅不通,大權落到賈后手里,賈后生性狡詐又貪戀權力,謀害了較為聰慧的太子司馬遹,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個兒子)遂與一個名叫孫秀的大臣密謀策劃,以此為借口帶兵沖入宮廷,殺死了賈后,自封為相國,不久悍然稱帝。
8、由于名不正言不順,司馬倫整日憂心忡忡,害怕眾人不服。
9、為了籠絡朝臣,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于是大封文武百官,甚至連聽差的奴役也給以爵位。
10、像皇帝左右的侍中、散騎、常侍等一等高管,在當時的宮廷人事編制中一般只有4人,可司馬倫當皇帝時竟達近百人。
11、真是官職泛濫成災!等到一切就緒后,又廢掉晉惠帝,自稱皇帝。
12、當時規定,凡宮內高級官員的官服,都是統一式樣。
13、如帽子上都插著貂尾做裝飾。
14、不同官職,插的位置也有區別。
15、侍中插在左邊,常侍插在右邊。
16、由于司馬倫大肆封官晉爵,所以一時貂尾都不夠用,所以只好用狗尾來代替,人們就據此編了兩句民謠:“貂不足,狗尾續。
17、”用來諷刺朝廷。
18、后來,人們用“狗尾續貂”來比喻以壞續好,美丑不相稱。
19、多用來形象地揭示妄續他人文學作品,也有時用來表示自謙之意。
20、清代蒲松齡的《代王次公與顏山趙啟》里也有這個典故:“庇輿蓋中,仍添晝行之錦;從縉紳后,張慚尾續之貂。
21、”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狗尾續貂。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