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及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寬帶 > 正文

打造“海上三峽”,風電母港建設助力南通“風里掘金” 焦點快報

來源:現代快報+ 時間:2023-05-19 15:09:58


【資料圖】

風從海上來,電從風中生。5 月 18 日下午,"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主題采訪活動來到南通市如東縣小洋口風電產業園。一片長達 110 米、重 45 噸的碩大風機葉片正靜靜躺在小洋口風電母港,等待運往浙江蒼南?,F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小洋口風電母港是全國首個風電專用港口,它的建設讓風機葉片的運送周期從一周縮短到了幾個小時,不僅帶動了周邊風電全產業鏈的建設,服務范圍還輻射到了山東、浙江等沿海風電產業。站在風電母港遠望,海天之間是一片壯觀又忙碌的風機森林。如東擁有 106 公里的海岸線,臨海風力資源充沛且平穩,是天然的優質風場,擁有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群。洋口鎮經濟發展局項目建設服務中心副主任馬俊杰介紹,自 2004 年全國首個風電特許經營權項目落戶后,洋口鎮先后建成全國陸上首個特許權示范項目、全國首個潮間帶風電試驗場等一批項目。截至目前,洋口共擁有風電場 14 家,其中海上風電場 13 家,成為名副其實的 " 海上三峽 "。" 小洋口風電母港建設之前,如東沒有適合風電產品出運的下海通道。" 洋口環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逖之介紹,以現場長達 110 米的葉片為例,那時需要通過陸路運輸到周邊港口,再海運到海上建設場所,運送周期約一周。這種運輸方式嚴重阻礙了海上風電建設發展的速度,也制約了風電企業落戶如東。2019 年 10 月,小洋口風電母港建成試運營,總建設面積約 22 萬平方米,包括 5000 噸級泊位兩個,5 萬平方米的堆場以及引堤、海力海上作業區等?,F在運輸完成時間在 6 小時以內,裝運時間只有 1 個小時,海上機位的平均作業時間也縮短到了兩天半。" 小洋口風電母港的設計吞吐量 80 萬噸,2021 年我們完成吞吐量 240.2 萬噸,3 倍于吞吐量。"風里也有金山銀山。以風電母港建設為引領,洋口鎮積極布局風電配套產業的發展,目前形成了風電產業生產制造基地、安裝配裝基地、運行維護基地、科技研發和風機檢測等全產業鏈基地。截至 2022 年底,風電產業園項目累計已投入 20 億元,目前已實現了 300 臺 4.0MW 和 100 臺 8.5MW 風力發電機組的制造能力,預計到 2025 年,園區項目投入可達 100 億元。據悉,作為全省率先發展海上風電產業的地區,截至 2022 年底,南通市擁有海上風電場 26 個,發電裝機總容量 598.3 萬千瓦,累計發電 147.8 億千瓦時。近年來,南通聚焦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海上風電運維、海洋新興產業三基地和風電科技研發、風電設備檢測、風電智慧大數據三中心,著力打造風電產業之都,形成千億級風電產業集群。

現代快報 + 記者 李娜 嚴君臣 / 文 蘇蕊 / 攝

(部分圖片由南通市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 張愛紅)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