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以來,無錫市從法治建設中人民群眾密切關注的實際問題著手,確定實施30項市級法治無錫建設惠民實事工程項目,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和滿意度。??????
一是悉心護企,優化營商環境。堅持“用戶思維”,緊跟企業發展和勞動者權益保障所期所盼,推進一批助企惠企專業項目。市行政審批局深化“三提三即”改革,將審批服務從立項用地、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向前延伸至前期策劃生成、向后拓展至不動產登記,實現項目“策劃即入庫”“拿地即開工”“建成即投用”。市中級法院開展“商會商事調解培優行動”,加強法企互動、推動商事案件繁簡分流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用工和諧“錫心講”普法宣傳系列活動,通過“送法服務”講、“聚焦重點”講、“以案釋法”講、“錫心微課”講等形式,全方位、常態化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構建新時代和諧勞動關系。??????
二是安心守護,共筑平安基石。圍繞增強群眾安全感,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推進一批防風險、保安全的平安建設項目。市檢察院聚焦信息保護重點領域精準發力,強化在醫療健康、消費服務、金融投資等人民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推動全市檢察機關開展個人信息安全領域公益訴訟專項行動。市公安局在全市組織開展打擊電信詐騙“天網行動”、反詐宣防“心盾2023”兩大專項行動,筑牢全社會識詐辨詐、拒詐防詐的心理防線。無錫交通廣播圍繞保護婦女兒童權益、反家暴、防詐反詐、交通安全、預防校園霸凌、禁毒等主題策劃法治廣播劇“平安無錫 法潤萬家”項目。??????
三是舒心宜居,城市鄉村各美其美。樹立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理念,緊密結合城市和鄉村實際情況,推進一批助力宜居宜業的長效項目。市人大制定《無錫市和美鄉村條例》,對村莊規劃與村落保護、人居環境提升、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服務保障、鄉村治理以及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加強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市中級法院通過推廣夫妻共同財產申報令,促進遺產管理人制度實施,推行人身安全保護令電子化執行場景等舉措,創新家事審判工作機制,提升家事審判質效。市司法局以村(居)法律顧問萬場講法活動為載體,以“法治護農”“法治惠民”“法治助企”“法治強基”為主題,引導全市廣大村(居)法律顧問發揮專業優勢,圍繞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舉辦法治宣傳講座,提供法律服務。??????
四是誠心送法,織密普法網絡。針對“錢袋子”、交通出行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推進一批緊貼日常需求的實用項目。人民銀行無錫市中心支行開展“健康義診”上門行動,聯合金融機構依托“流動金融服務車”“普惠金融服務點”,廣泛聯合社區、學校、鄉村等提供金融健康咨詢義診上門服務,面對面為民眾普及金融風險防范知識和金融領域常見法律法規知識。市市監局以“公益、公信、公心”為主要宗旨,在大型商業綜合體、購物街區等設立消費咨詢公益小站,進一步促進經營者誠信守法經營。無錫交通廣播隨時插播《交警在現場》,與交警支隊聯動,通過廣播節目、無錫博報APP視頻+圖文直播,建立車友、直播室、交警指揮中心三方溝通機制,達到“車友反映問題,交警就在現場”的效果。??????
五是細心便民,提升生活質量。始終關切民生小事,辦事流程再精簡,推進一批“小微”“無感”服務項目。市市監局利用“靈錫”APP“充電樁計量”模塊,以數字化方式為市民實時提供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計量檢定信息查詢、位置查詢、導航服務等惠民便民服務。市城管局牽頭市城建發集團推行“先離場后付費”,整合全市停車資源,優化車輛出場自動識別、快速離場、自動扣費,實現車輛不停車即可快速離場,緩解出場擁堵現象。市自規局推行不動產登記領域告知承諾制試點工作,明確適用情形,規范辦理程序,推動信息共享。錫法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