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橘園
■汪 玲
安慶市懷寧縣司法局
(資料圖片)
走在街上,看到滿大街紅澄澄的橘子,不禁想起了家鄉的橘園。
圖片源于網絡
典故《晏子春秋》記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奔亦l地處淮河以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最適合橘子的生長。每年陽春三月,橘子樹就會開出白白的小花,引得勤勞的小蜜蜂成群結隊地忙個不停。到夏天的時候,橘子樹上就會長出綠綠的小果子,慢慢地,果子開始變大變圓。待國慶節時,果子就開始成熟,慢慢變黃,這時候就可以吃了。隨手在樹上摘下一個,輕輕地剝開,里面的果肉亮晶晶的,看著直誘人,慢慢地放入口中,細細地嚼著,有點酸,又有點甜,吃完還想再吃一個。
圖片源于網絡
現在長大了,還一直對家鄉的橘子有種戀戀不舍。記得兒時上學時,總喜歡往書包里塞幾個橘子,課間渴了就剝開一個來解渴,有時候餓了就剝一個來充饑,放學回來時總是跟弟弟先爬上橘子樹吃幾個橘子再回家寫作業。那時因為貪吃,牙齒酸得都軟了,晚上吃飯時牙齒軟得連豆腐都咬不動,這時候我跟弟弟就會大笑起來。母親總是說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一再囑咐我們少吃點。我們口頭上答應下來,一溜煙又跑到橘園里去了,回來時口袋里還會揣幾個 。
圖片源于網絡
因家有大片橘園,所以橘子也成了家里的一大筆經濟來源。記得兒時,父親總是挑一些大而光滑的橘子賣掉供我們上學,然后父親把剩下的橘子拉到鄰村去換稻谷,一斤橘子一斤稻谷。當父親拉著滿車的稻谷回家時,母親都會高興地出來迎接,笑著說一年的糧食又有了,我們也會很高興地湊上去,看看父親又給我們帶了什么零食。
原創征集
即日起,“安徽司法”推出特別策劃【原創推介】,只要是原創文藝作品均可參與……
我們一直都在等
等一顆熱愛生活 積極向上的心
等一雙善于觀察 發現美好的眼
等一支妙筆生輝 畫龍點睛的筆
等一篇行云流水 拍案叫絕的文
或許您是一位筆走龍蛇、力透紙背的60后
或許您是一位走南闖北、愛好攝影的70后
或許您是一位熱愛寫作、銜華佩實的80后
或許您是一位個性鮮明、打破常規的90后
我們將在這里,為心懷星辰大海的您提供一個原創作品展示的平臺
我們將在這里感受您最真的思想和最美的心靈
我們一直期待著您的加入 ……
作品要求:
原創作品,內容健康;
體裁、形式不限,散文、詩歌、攝影、繪畫、朗誦、視頻等均可。
投稿方式:
郵箱:sft7000@163.com,投稿按“姓名+作品”的方式命名;
郵件中請注明姓名、單位、作品主題內容及聯系電話,作品以郵件附件的形式上傳。
策 劃
安徽省法治宣傳和研究中心
推薦閱讀
【原創推介】媽媽的味道
光影瞬間,請您觀賞!
賞~
編輯:陽陽
校對:方航
審核:徐春節
安徽省司法廳出品
投稿專用郵箱sft7000@163.com
看完記得點個“贊”“在看”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