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及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投資中國
您的位置:首頁 >寬帶 > 正文

刀郎翻紅,但刀郎們已經快消失了

來源:新周刊 時間:2023-08-02 18:03:58

一首歌和一個歌手的命運,要考慮到時代的進程,任何關于庸俗的指責,都應慎之又慎。


(資料圖片)

作者 | 曹吉利

編輯 | 譚山山

題圖 | 視覺中國

對于出生在2000年之后的網絡群體而言,這一段時間霸占熱搜的刀郎自然是陌生的。他們既沒有經歷過“2002年的第一場雪”,也不知道“沖動的懲罰”是什么。

刀郎對于那個時代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在那些年的手機彩鈴里、縣城小店震耳欲聾的音響里、出租車司機的廣播里,刀郎是名副其實的國民歌手。哪怕是他的成名曲《2002年的第一場雪》發布一年之后,趙本山在2005年春晚小品《功夫》中化用其中一句歌詞“2003年的第一場雪,比2002年來得稍晚了一些”,依然立刻引起滿場歡呼。

《2002年的第一場雪》專輯封面。

但這種時隔多年的不熟悉,并不妨礙年輕網民在刀郎新歌《羅剎海市》發布后,熟練地選邊站隊。他們迅速地回顧歷史,幾天之內就對當年的八卦細節如數家珍,然后腦補出一場復仇大戲:早年刀郎在高點后沉寂,就是出于主流樂壇的打壓;如今這首新歌,充斥著對黑白不分、美丑顛倒的諷刺;十年磨一劍,新歌狠狠地回擊了當年的質疑。

有關《羅剎海市》的逐句解讀以及八卦舊聞的整理分析,網絡上已經有相當多討論,在此不必再作贅述。倒是由這出“刀郎復仇記”延伸的一些問題,值得稍作思索:

刀郎的新歌是不是一首好歌?支持刀郎的網民,就一定是“對”的嗎?今天的刀郎,與世紀初流行的那個刀郎,究竟還有多大關系?以及,雅和俗的標準究竟掌握在誰的手里?

對于這類問題,公眾總是期待簡單而堅決的答案,但現實往往復雜又曖昧。比如當刀郎的“十年打磨”“由俗變雅”成為一種流行敘事時,人們似乎有意無意地忽略了一個事實:2020年、2021年,刀郎接連推出《彈詞話本》《世間的每個人》這兩張專輯,已顯露風格轉型的端倪;但直到今年專輯《山歌寥哉》爆火之前,這一系列作品關注者寥寥,是實實在在的“山歌寥哉”。

所以,盡管不愿意承認,但正如很多評論所說,相比于刀郎的音樂,大多數人還是更愛他的“復仇故事”。

“報仇”的刀郎,可不是當年的刀郎

《羅剎海市》取材于蒲松齡創作的同名小說,融合民間音樂的韻律,再配上嗩吶等民族樂器,很符合近些年“大俗即大雅”的審美風向。盡管歌詞第一時間聽不明白,旋律乍一聽也不算傳統意義上的動人,但把敘事性和民族性糅進音樂的嘗試,是近些年文化自信格外高漲的公眾所樂見的。

換句話說,這樣的音樂很容易讓人感到一種“高級感”。當然,刀郎并不是此類風格的開創者,遠有把搖滾與二人轉結合的二手玫瑰、與西北花兒結合的蘇陽,近有熱衷于在各類流行歌里插入民歌的龔琳娜、譚維維。但這種高級感出現在刀郎身上,還是讓人感覺耳目一新,畢竟,20年前,他傳唱度最高的歌里唱的還是“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樣的女人”。

看上去,刀郎的音樂造詣提高了,配合當年所受的委屈,哪怕當事人從未表態,大家也愿意相信他完成了一場揚眉吐氣的復仇壯舉。在這次熱熱鬧鬧的站隊中,相當一部分人沉浸于樸素的“娛樂圈正義感”:由下而上的突破者,擊敗了由上而下的俯視者,后來者打敗了前者,被諷刺者回擊了諷刺者,大眾喜歡的擊敗了自詡高雅的,統統應該得到支持。

刀郎《北方的天空下》專輯封面。

但就像歌里所唱,“聽歌的人最無情”,這種群體性的支持往往并不堅固。

比如,誰還記得,這次位列被刀郎“報仇”的四大音樂人之一的楊坤,在三年前一場極其相似的爭論當中,還是受到網民鼎力支持的一方?

2020年,楊坤在直播間里怒批喊麥神曲《驚雷》:“太惡心,俗氣……要旋律沒旋律,要節奏沒節奏,要律動沒律動,神馬玩意兒?!弊髡進C六道回應楊坤:“如果沒人喜歡的話,它也不可能這么火?!彪S后引發網民的口誅筆伐。

在流行音樂的審美品位一路俯沖向下的時代,MC六道的問題在于“丑而不自知”,不僅沒有立正挨打,還要一再反駁,結果說得越多,暴露的問題越多。要是他一開始就明白流量無分好壞都能變現的道理,大大方方地自嘲,甚至下場和網友一起調侃,畫風或許又不同了。

如果說兩場爭論中的MC六道和刀郎都一定程度上象征著大眾文化,那前者遭到挖苦、后者受到支持的一大原因,應該是刀郎的《羅剎海市》是雅的——準確地說,是看上去雅。公眾發自內心地支持一種能被廣泛接受的、看上去雅的音樂,而更雅一些或者更俗一些、更大眾一些或者更小眾一些,都有隨時被推到輿論對立面的風險。

刀郎此前對于那英評論的回應截屏。

《驚雷》的確如MC六道回懟時所說的那樣,“比楊坤任何一首歌都火”,喊麥的受眾夠廣,但是觀感實在太俗。刀郎早期的歌曲也是一樣,“我確定我就是那一只披著羊皮的狼,而你是我的獵物,是我嘴里的羔羊”,和今天的《羅剎海市》放在一起,觀感大相徑庭。

所以說,大眾的音樂審美偏好,本就模糊,當其中摻雜了一些道德判斷之后,就更加多變了。有很多人聽,卻被批評低俗的MC六道,挨罵;擁有眾多粉絲,但被指責不謙虛的說唱歌手小鬼,挨罵;曾經被評論俗氣,但又帶著一首高級的諷刺歌曲歸來的刀郎,被夸。

從這個角度看,今天“復仇”的刀郎,已經不是當年唱遍大街小巷的刀郎,他早就換了一套表達方式。消解當年“俗氣”質疑的辦法,是用了十年時間變得更高級、更高雅,這大概是這場看似一邊倒的“復仇”中,值得玩味之處。

當年的那英、楊坤、汪峰,

也曾是“非主流”

雅俗之爭在樂壇由來已久,如果只將這種爭論理解為上位歌手對草根歌手的壓制,那就太庸俗化了。這種爭論的背后,是審美話語權的拉鋸:到底誰才有資格定義什么是好音樂?

從這個維度來看,今天被網友放在刀郎對立面的那英、楊坤、汪峰、高曉松等,都經歷過從非主流走向主流的歷史,也是特定時代的草根歌手。

先說那英。

上世紀80年代,那首日后廣為傳唱的《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因為太過輕快、太過討好年輕人而受到批評。作者谷建芬索性辦了一個培訓班,培養通俗歌手,那英以及之后成名的孫楠、毛阿敏等人,都曾在她這里接受學習。那時,年輕的“那英”們,會思考自己的音樂是俗氣還是不俗氣嗎?

再說楊坤。

1991年,愛好唱歌的楊坤19歲,唱了兩首當時正流行的童安格的歌,順利考入內蒙古武警文工團。在這之前,他是工廠的工人,也是文藝骨干。兩年后,懷揣更大夢想的楊坤告別家鄉,闖蕩北京,在酒吧里唱了近十年,終于在新世紀初趕上了唱片業的落日余暉。2002年的專輯《無所謂》和2003年的專輯《那一天》,賣了上百萬張。

那英與楊坤曾一起擔任《中國好聲音》導師。

至于汪峰和高曉松的故事,則已經被更多人知曉。他們都曾是“大院”的異類,前者從中央音樂學院的科班體系中跳出,走上搖滾之路,后者刷新了一代人對校園歌曲的認知。

崔健挽著褲腳走上舞臺,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吼出一曲《一無所有》,成為80年代的一個注腳。對音樂的解釋權從此被下放,什么是好音樂,人人都能說上兩句。在隨后漫長的雅與俗、精英與草根的話語權碰撞中,不斷有人下沉,又有人上浮,曾經的好歌后來聽上去俗不可耐,曾經的口水歌日后卻成為經典,連大眾的口味也在時代中走馬燈般轉換,誰又能說自己總能占領雅俗共賞的高地呢?

所以,如果一定要說“那英”們犯了什么錯,就是話說得太早也太滿,沒有想到刀郎們也有變雅的一天——也許,站在頂點的人,總會或多或少地誤以為自己來到頂點的過程獨一無二、難以復刻。

就像一些網友揶揄的那樣,今天回過頭看,同樣是世紀初的流行音樂,“城市那么空”“回憶那么兇”的楊坤,又比“站在八樓前等二路汽車”的刀郎,高級到哪里去呢?

“草根時代”的回響

幾乎每一輪時代變遷、媒介轉換,都能在樂壇催生一批屠龍少年的故事。八九十年代,流行音樂、搖滾樂從非主流擠進主流之后,新世紀以來,互聯網和選秀節目又生長出新的變量。

2004年《老鼠愛大米》一個月的下載量,就抵得上一張銷量數十萬張的唱片。此后“草根歌手”作為一個群體,陸續登上舞臺,有過許多省份流浪經歷的刀郎只是其中之一。

放羊娃出身的阿寶,2004年通過央視的《西部民歌電視大賽》出圈,次年獲得《星光大道》總冠軍,又過了一年登上春晚。

今天已經很少有人記得的“西單女孩”任月麗,她在西單地下通道唱歌的視頻被上傳網絡,于2008年意外走紅。三年后,這個河北姑娘也上了春晚。

2010年走紅的旭日陽剛,也有相似的經歷。兩個農民工兄弟光著膀子,翻唱汪峰的《春天里》的視頻在網上流傳,一炮而紅,春晚的大門由此向他們敞開。

2011年,山東臺《我是大明星》在濟寧海選,穿著破舊軍大衣登臺的“大衣哥”,用極具反差效果的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征服了評委。作為地地道道的鄉村歌星,他也在第二年走上春晚。

從阿寶到“西單女孩”,從旭日陽剛到“大衣哥”,這些草根歌手背后都關聯著不同的社會議題,也都有正向的解讀空間。無論是農民歌手還是民工兄弟,抑或是城市平凡的打工者,他們的歌唱被聽到、他們的努力被看到,都是足夠動人的事。

鳳凰傳奇2005年參加《星光大道》,獲得亞軍。冠軍是阿寶。(圖/CNTV)

草根歌手們的崛起,是大眾熱愛的逆襲故事,也代表著民間話語的力量闖入專業歌手們占據話語權的主流樂壇。網友愿意為他們歡呼,綜藝節目愿意挖掘、包裝他們,以春晚為代表的主流舞臺也向他們發出邀請。

但誰都沒有想到,互聯網按下加速鍵,也為音樂審美的更迭按下了加速鍵,關于旭日陽剛、“大衣哥”等的討論,在短視頻里迅速淪為家長里短、人情世故的圍觀,名利像潮水一樣涌來,草根歌手很快消失于中國音樂的版圖,一批幸運兒之后再無后繼者。

網絡幾乎無限地下放了音樂的解釋權,不會再有主流和非主流,不會再有專業歌手和草根歌手之爭,雅俗的邊界也連同“樂壇”的邊界一起模糊。人們對于“刀郎復仇”一廂情愿的解讀是一場網絡狂歡,背后是音樂品位的徹底平權,以及幾乎淪為BGM、飯圈符號和手機鈴聲的流行音樂。

盡管新歌已經幾乎聽不出當年的味道,但刀郎的回歸,仍像是草根時代的余音和回響,也提醒我們稍稍回憶起“那英”們的草根經歷。那么,這場風波能留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一首歌和一個歌手的命運,要考慮到時代的進程,任何關于庸俗的指責,都應慎之又慎。

校對:黃思韻,運營:鹿子芮,排版:溫文清

讀完點個【在看】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