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不斷發展,城市治理也進入以數字化治理為標志的新階段。浙江各地率先發力,省內諸多城市均有不少探索。
為總結數字經濟發展經驗,探尋發展問題,謀求解決方案,8月中旬,由中央統戰部組織的全國無黨派人士考察團,赴浙江就“提升數據要素價值,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開展考察調研。
進企業下車間
感受數字經濟
“在這個場景應用里,政府做了哪些工作”“如何統籌城市大腦建設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數據開放與安全之間如何平衡”……在杭州,考察團一行走訪中國人工智能小鎮、之江實驗室等創新研發平臺和阿里巴巴、微醫集團等企業,專家學者頻頻提問,與相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開展深入交流。
依托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杭州在全國最早實現“掃碼乘車”和電子社??ㄈ鞒叹歪t,2019年,杭州“城市大腦”從交通“治堵”拓展到各類民生服務,區塊鏈看病、無桿停車等率先試行。如今成果如何,又面臨哪些問題?
走進位于蕭山信息港小鎮的微醫集團,考察團參觀了這里的智能醫務室,為便捷的就醫流程點贊。“推廣程度又如何?”隨即有成員提出問題。微醫集團董事長兼CEO廖杰遠回答:“目前信息港2萬多名員工,平時遇到頭疼感冒等輕癥,在智能醫務室15分鐘就能解決。接下來,我們希望能借助浙江‘未來社區’建設,讓智能醫務室服務更多市民。”
在位于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新工業城的汽車電子產品數字智能工廠,數字化生產線引起了考察團成員的興趣。走近一條汽車中控產品數字化生產線,只需一名員工操作電腦,生產線上取而代之的是工業機器人,不到一分鐘時間,一個控制件便完成生產。
“數字化工廠建成后,生產線的數據能實時更新、上傳與存儲至工廠數據庫。”均勝集團總裁、均勝電子副董事長朱雪松介紹,通過建設標桿工廠,生產流程的數字化再造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產品附加值。
堅持問題導向
深入研討對策
“本場研討關注浙江發展數字經濟最值得推廣的經驗、面臨的最突出挑戰,請大家踴躍發言。”8月20日晚,結束了一天調研,考察團又馬不停蹄地召開碰頭會,考察團輪值團長、全國政協常委、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衛點明主題,成員們集思廣益,就此展開熱烈討論。
“調研中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 考察團成員、北京市政協常委、龍信數據研究院院長屈慶超說,從中他感受到當地各級政府為數字經濟發展營造的良好生態環境。
為什么浙江的數字經濟發展得好?“各種創新平臺和場景應用不斷推出,切實提升了政府工作效率,良好的營商環境和產業政策也能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有利于培育一批行業領先企業。” 對此,考察團成員這樣思考。
碰頭會上,杭州“親清在線”平臺也被眾多專家學者多次提及。疫情期間,企業和員工通過該平臺以不見面、不間斷方式獲得優惠政策并領取政府補貼,該平臺成為杭州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的新名片。
這樣的經驗能否在全國復制推廣?有成員認為,不同于杭州的城市智慧化,寧波將數字化融入工業發展,實現工業智能化。數字經濟發展,不同城市展現出鮮明的地域特點。“發展數字經濟不可簡單復制,要充分挖掘地方優勢,才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價值。”
聽取完大家發言,考察團團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郭雷總結:“數據是基礎、算力是支持、算法是關鍵、應用是核心、造福是目的。”他希望考察團成員認真總結,努力提出具有參考價值的政策建議。
廣泛聽取意見
總結發展經驗
不僅開展內部研討,每到一處,考察團都會召開座談會,悉心聽取各方意見,相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也會積極反映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應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數據確權、數據安全、隱私保護、流通監管等關鍵問題,建議大力發展安全、自主、可控的區塊鏈技術平臺,積極探索這一技術在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服務于供應鏈金融、數字身份、慈善捐助等方面的融合應用。”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說。
“當下區塊鏈技術在各行業中的應用邏輯日趨清晰,要更好地發揮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增速換擋、提質增效的作用。”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李偉說。
“在全行業向著數字化方向轉型過程中,數字人才尤為關鍵,不僅要招攬數字化相關專業人才,也需要提升現有員工的數字化技能。” 朱雪松說。
進企業、訪平臺、下車間、研討座談……為期4天的調研雖然行程密集,任務艱巨,但收獲頗豐。不少成員對浙江數字經濟發展的良好生態、各地數字化發展形成的地域特色和代表性成果印象深刻。
據介紹,本次調研準備兩個月之久,考察團在前期做了大量基礎性調研與準備工作,不僅邀請業界、學界等諸多領域專家學者,還多次召開網絡視頻會議研討商議??疾靾F成員、中國人民大學信息學院院長文繼榮告訴記者,考察團集合各領域專家,通過深入調研提出政策建議。
考察團領隊、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鄒曉東表示,全國無黨派人士考察調研是年度最重要的無黨派人士集體參政議政平臺之一,考察團將認真總結浙江發展數字經濟的好做法好經驗,為黨中央、國務院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提供決策參考。(記者 竇瀚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