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就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某些經濟學者。有觀點認為,中國每新增一個百分點的GDP,可以支撐200萬的就業。2020年,憑2.3%的GDP增速,中國如何支撐起1186萬的新增就業?2021年又制定了新增超過1100萬就業的目標,中國準備如何實現?全國政協委員、貴州省黔東南州副州長胡國珍的經歷,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種解釋。
以前,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每年有大約100萬人外出打工,脫貧攻堅的這幾年,很多服裝、箱包、農產品加工企業從東中部地區轉移而來。胡國珍說,引進這些企業之后,很多年輕人都能在家門口上班了。她在黔東南州三穗縣調研時發現,一家從浙江搬遷而來的服裝企業,解決了一個幾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將近一半的就業。
“我隨便問了下工人,很多人都說一個月有幾千元的收入,照顧孩子也很方便。”胡國珍說,穩住制造業,大部分老百姓的飯碗基本就能穩住了。
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龐大的制造業,解決了大部分人的飯碗問題。
財政科學研究院國資管理與資本運營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曾在很多地方的制造業企業開展調研,他發現,制造業不僅解決了巨量的就業,還提供了頗為豐厚的薪資環境。
“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有個錯覺,認為金融證券、互聯網等現代服務業收入更高,但從實際數據及調研情況來看,高收入的崗位很多集中在制造業企業。”根據文宗瑜和團隊追蹤的數據,畢業5年后的大學生在制造業企業中很多能提升至中層崗位。例如,在格力、美的等制造業頭部企業中,年薪30萬元以上的比比皆是。
在制造業中,文宗瑜著重提及了新興制造業企業,這些企業這兩年的發展給了他驚喜。調研中,他發現目前中國新興制造業企業發展迅速,人才缺口更大。“他們為年輕人提供的報酬更多,而且未來收入增長的空間也更大。”
文宗瑜說,年輕人如果能夠把自己的工作和未來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中國制造業的做大做強緊密結合在一起,機會就會更多,也更有成就感。
不過也有學者指出,當前制造業面臨著“就業難”與“人才荒”并存的結構性矛盾。前段時間,廣州出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在一條街道上,制衣廠老板拿著衣服樣品,舉著紙牌招工人,跟十年前完全不一樣。
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聯合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指出,預計到2025年,全國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將接近3000萬人。
全國人大代表、航天科工集團公司首席技師戴天方認為,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將來的技能工人與現在相比可能會有本質區別。“它的傳承方式可能會被顛覆,師傅帶徒弟、人與人的這種傳承會變成要通過網絡、云端去學習。”
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集團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認為,伴隨著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中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面臨嚴重短缺,但社會上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仍然偏低,存在孩子要成才就要上大學讀本科的觀念,特別是一些欠發達地區還存在寧愿讓孩子打工也不愿讀職校的現象。他認為,隨著中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職業教育與產業發展適配性尚存在一定偏差。
全國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勁波調研發現,與龐大的市場需求相比,參與職業教育的企業數量仍相對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法律法規及政策缺位、企業獲益形式不清晰、申報辦學資質流程較長等,導致企業合作辦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
姚勁波注意到,《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訓,鼓勵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但具體實施辦法一直未出臺。
他建議,教育、發改、稅務等主管部門出臺配套政策,對舉辦、參與職業教育辦學的企業以購買服務、稅收減免等形式予以扶持;推行面向企業真實生產環境的任務式培養模式,鼓勵學校與企業共建共享實訓基地,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更好滿足企業高技能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