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緊鑼密鼓”抗擊疫情工作,再到“井井有條”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農業銀行勇擔國有銀行重擔。自1月以來,農業銀行在疫情防控前線逆風而行,以金融力量服務民營普惠,支持全民防疫抗疫、共克時艱。無論是將貸款利率最低降至LPR以下200基點,還是建立“綠色通道”、加快重點企業“輸血”速度等,農業銀行的一系列舉措為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平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普惠金融之路并非一時之興。隨著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專家表示,疫情提升了社會大眾對線上業務的接受度,而數字普惠金融將成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方向。對此,農業銀行表示,未來將繼續加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開放式建設,完善小微金融線上服務,促進服務向移動端遷移,同時著力解決零接觸服務過程中的痛點堵點問題,為客戶提供“線上化、移動端、開放式”數字普惠金融服務。
因地制宜
多地普惠金融跑出“抗疫加速度”
受疫情影響,銀行業普惠金融業務普遍面臨產品模型受沖擊,以及線下信貸管理難度加大等問題。對此,農業銀行堅持疫情防控和業務發展“兩手抓、兩不誤”,推出多項舉措支持疫情防控和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各地分行因地制宜打出一系列“組合拳”,跑出了“抗疫加速度”。
在交通管制較為嚴重的湖北,為減少線下接觸頻次等對企業融資的不利影響,農行湖北分行在3月連續舉辦五場支持復工復產產品網絡營銷直播匯活動。產品名類包括“納稅e貸”、“抵押e貸”、“保理e融”、“復工貸”、“續捷e貸”五種,分別針對小微企業、大型核心企業、納稅信用等級達標的個人客戶等。五場直播累計覆蓋近1500人次,當場達成貸款意向企業80戶,會后經過回訪跟蹤服務,達成貸款意向企業20戶,合計金額1.2億元。
農行浙江分行則推出“小微網貸”強力支持防疫應急物資生產。2月13日,農行浙江龍港支行借助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成功向當地一家防疫應急物資生產企業浙江正鵬包裝有限公司發放了63萬元信用貸款。從線上申請受理到成功發放僅花費20小時,第一時間解了企業資金緊張的燃眉之急。“這筆貸款金額雖然不大,但速度快,又是純信用的,真是雪中送炭啊!謝謝你們,謝謝農行!”事后,浙江正鵬包裝有限公司董事長專門給該行工作人員打電話表示感謝。
農行江蘇分行推出減費讓利、綠色通道等多項硬核舉措支持疫情防控重點保障小微企業。疫情期間,從事藥品包裝標簽印刷的蘇州雅利印刷有限公司被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小微企業名錄。在知悉公司資金需求后,農行蘇州分行第一時間上門定制綜合服務方案,從新客戶授信到放款1000萬僅用時一天。該1000萬元信貸資金來源為人民銀行專項再貸款資金,采用“先貸后借”的報銷機制,執行利率3.15%,較LPR下浮100BP,企業還可享受中央財政50%的專項貼息,實際利率在1.6%以下,極大緩解了企業融資成本。
突破萬億
普惠“暖流”力挺復工復產
“沒想到這么簡單,手機上操作幾步就能貸款,利率還很優惠。”這讓江陰市邦盛商貿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驚訝不已。受疫情影響,公司在春節復工之后出現流動資金不足問題。農行無錫分行客戶經理主動聯系公司,推薦農行“抵押e貸”,并全流程指導客戶使用手機銀行在線申請,公司在短短兩天時間就收到了55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
這只是農業銀行普惠金融戰“疫”的一個縮影。自疫情發生以來,農業銀行針對湖北核心疫區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住宿餐飲等行業,以及民營小微企業等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出臺專項政策。無論從各項數據指標還是各企業負責人的“獲得感”而言,農行普惠金融“暖流”潤澤各行各業。
具體而言,在價格上,農行針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實施最低在LPR基礎上降低100基點的優惠定價,對全國疫情防控重點保障小微企業貸款實行最低在LPR基礎上降低200基點的優惠利率。落實專項政策,實施減費讓利,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除利息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貸款相關費用。加大信用貸款、無還本續貸等產品投放,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和融資成本顯著下降。
在數量上,據統計,截至3月末,農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速增量居四行前列,央行降準口徑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在四大行中率先突破萬億,余額接近12000億元,余額、增量雙雙位居前茅。截至3月21日,貸款余額已經比去年6月末增加1731億元,增幅達34%,提前超額完成上半年同比增速不低于30%的目標。
而在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之際,面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短期復工復產存在困難的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批發零售、物流倉儲等行業,農業銀行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2月10日,農業銀行出臺《小微企業存量貸款期限管理工作方案》,針對小微企業的流動性困難和還款困難,在同業率先研究提出“寬限期+展期+續貸+中長期貸款”的期限管理組合措施。后續出臺了16條幫助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專項政策,從擴大信貸投放、提供寬限服務、放寬貸款展期、增加授信額度、傾斜資源保障等多方面為小微企業提供精準金融服務。
普惠貸款增量、增速位列同業前茅,在LPR基礎上最低降低200基點的優惠利率,以及各項針對核心地區、重點行業和小微企業系列產品的成功上線,體現了農業銀行疫情期間的社會擔當,為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疫”后反思
數字普惠服務再優化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轉好,但全球持續勢頭尚未停止,世界經濟仍存較大下行風險。與此同時,各行各業加快復工復產,國內市場需求潛力逐步釋放,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提升,普惠金融也迎來了更高要求。不少業內人士指出,數字普惠金融將成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方向。
實際上,在疫情期間,傳統模式下的交互式業務辦理難以開展,也為傳統銀行業務帶來巨大挑戰。而農業銀行近年來打下的數字普惠金融基礎,正是此次有效應對疫情的關鍵。
早在2014年,農業銀行就推出了“數據網貸”線上供應鏈融資服務,探索應用線上信貸為小微企業服務。2017年,推出了企業在線開戶等服務。2018年,面向小微企業推出以數據分析為原型的全線上操作信貸產品。2019年,農業銀行啟動了數字化轉型戰略,其中,建設“三農”普惠領域最佳數字生態銀行是核心目標之一,數字普惠金融建設全面提速。
如今,農業銀行已形成了包含數字化服務、數字化經營和數字化產品三部分的數字普惠金融體系。就前端數字化服務而言,農業銀行建立了統一的“普惠e站”線上服務入口,為小微企業客戶提供集“預約開戶、結算對賬、在線融資”于一體的“一站式”移動金融服務,目前每天訪問和交易量數百萬筆。此外,在業內率先推出了企業在線開戶,在疫情期間,建立了小微企業賬戶開戶“綠色通道”。同時,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布放到國家發改委“信易貸”平臺、新三板投融通平臺、宜昌“市民e家”等各類政務平臺、商務平臺和企業平臺上。2019年,農行“小微政通”系統在江蘇省金融服務平臺上線后,僅一個月就為小微企業貸款2.4億元。
數字化經營方面,農業銀行以打造數字資產為基礎,建設大數據資產經營能力,為客戶營銷、經營管理、風險防控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在數據獲取上,農業銀行廣泛接觸政府部門和專業公司,積極開展數據市場調研,按需推進工商、稅務、海關、房產評估、反欺詐、反洗錢、科創、供應鏈等眾多數據采購,小微企業金融數據資產日益豐富。同時利用企業基本信息、經營信息、風險信息等大數據,跟蹤分析小微企業資金流及貸款用途,加強小微企業風險的反欺詐、監測和預警能力,提高農業銀行信貸持續經營能力。
對于未來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農業銀行普惠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星提出,首先,要加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開放式建設,推進從營銷客戶向服務用戶轉變。此外,要加快小微金融服務線上化建設,推動從信貸業務向綜合服務轉變。圍繞小微企業綜合需求,加快推進企業開戶、投資理財、支付結算等各項業務的線上化,探索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零接觸式的全方位綜合金融服務。最后,加快小微金融服務移動端遷移,推動從產品體驗向服務體驗轉變。當前,以手機為代表的金融服務移動端載體的互聯網體驗已根植在大眾基因中,客戶將更加強調隨時隨地隨需辦理業務,更加愿意接受融入生產生活場景的“無感式”金融服務體驗。未來,銀行服務入口將會無處不在。
“疫情提升了社會大眾對線上業務的接受度,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緊抓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為普惠金融數字化轉型創造了更好條件。”張星表示,農業銀行將不斷加強前沿技術研究和應用,著力解決零接觸服務過程中的痛點堵點問題,為客戶提供綜合、便捷、高效的“線上化、移動端、開放式”數字普惠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