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性》7日在線發表的一項環境建模研究論文稱,防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所采取的封鎖措施,改善了中國城市的空氣質量。
該研究指,采取封鎖措施遏制新冠肺炎的城市其空氣質量指數(AQI)和PM2.5(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在幾周內分別下降19.84點和17%。沒有正式封鎖的城市采取的其他防疫措施,如強制隔離、禁止私下和公開聚集、限制交通,也讓空氣質量有所改善,但不那么顯著。
最新發表論文的通訊作者為香港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何國俊,在他和潘聿航、田中孝直此次共同開展研究考察的324座中國城市中,95座城市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傳播實施了封鎖,嚴格限制人員流動和經濟活動。這些防控舉措可能需要付出巨大代價,但也能在短期內大幅改善環境質量。
何國俊等通過分析2020年1月1日至3月1日期間所考察每座城市的每日數據,并收集覆蓋中國所有地級市的1600個監測站的空氣質量數據,還從新聞媒體和政府通告中按城市搜集當地政府的疫情防控封鎖政策。他們使用經濟計量模型量化封鎖措施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發現與沒有進行封鎖的城市相比,在幾周內實施封鎖的城市AQI下降19.84點,PM2.5降低17%,與上一年相比,沒有封鎖的城市AQI下降6.34點,PM2.5改善7%。他們還發現,封鎖措施在氣候更寒冷、經濟更發達、工業化程度高的城市效果更大。
論文作者稱,雖然空氣質量出現改善,但城市封鎖期間的PM2.5濃度依然是世衛組織推薦值的4倍。他們認為,環境政策在提高空氣質量方面也有類似效果,而經濟成本卻要低得多,這也說明靠封鎖城市解決環境問題是不可持續的。(記者 孫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