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及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快看 > 正文

“結構性錯配”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20-08-17 17:03:23

日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智聯招聘相關專家組成的“大學生就業問題研究”課題組發布了《就業困難大學生群體研究報告》。

眼下,2020屆畢業季已經過去,2021屆秋招又將到來?!秷蟾妗凤@示,截至今年6月份,“仍有26.3%的2020屆應屆生在求職”。這意味著,大學生就業面臨“雙屆疊加”局面。據悉,在考慮升學、出國以及后續公共崗位落實等因素后,今年全國約有590萬應屆大學畢業生需要在市場化機構就業?!秷蟾妗诽岢隽藨獙衩鲀赡陸獙卯厴I生就業“雙屆疊加”局面的舉措。

“除因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導致的總量供需矛盾之外,用人單位崗位需求與大學生能力和期望之間的結構性錯配,是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課題組負責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部副部長卓賢說。

據介紹,大學生就業結構性錯配主要體現在區域機會和流動意向錯配、學歷要求與學歷結構錯配、能力要求與專業背景錯配、企業性質與就業偏好錯配、行業需求與求職熱度錯配、崗位缺口和職業選擇錯配等6個方面。

“從區域機會和流動意向看,當前東部地區為畢業生提供了51.3%的就業崗位需求,而6月份大學生往東部地區投遞簡歷的比重達57.0%,高出前者5.7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提供了22.6%的大學生就業崗位需求,但只有18.0%的大學生把簡歷投遞到中部地區。”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說。

從城市維度看,新一線城市和四五線城市分別提供了37.5%和11.1%的大學生崗位需求,但在6月份收到的大學生簡歷比重僅分別為35.9%和9.8%,成為吸收大學畢業生的“洼地”。

“對不同性質企業有很大的就業偏好差異,是大學生就業市場上最大的一類供需錯配。”李強舉例說,當前民營企業為大學畢業生提供了65.8%的崗位需求,但6月份只有27.8%的大學生簡歷投遞到民營企業。相反,國企、外企和上市公司分別只提供了5.4%、5.2%和6.8%的大學生崗位需求,但投遞到這3類企業的大學生簡歷比重竟分別達到13.8%、16.3%和11.3%。

針對上述“錯配”現象,《報告》指出,大學生就業即將面臨更為嚴峻的“雙屆疊加”局面,必須以超常規的政策“組合拳”,對沖周期性因素,緩解結構性因素,降低摩擦性因素。

首先,以大規模人力資本密集型公共崗位對沖周期性因素。目前,大學生已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首次就業群體。相較于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針對農民工的傳統反周期就業政策,應結合補齊經濟社會發展短板的目標,為今明兩年應屆畢業生提供“大規模人力資本密集型公共崗位”。“比如在社區、醫院、高校、科研機構等基層機構,設置流行病調查員、社群健康助理員、科研助理、老年健康評估師等公共崗位,并通過持續吸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智慧醫療、社區管理、康養產業等領域,從而形成可持續的就業機制。”卓賢說。

其次,以新經濟導向的“大學生后教育體系”緩解結構性因素。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對穩定我國就業市場起到重要支撐作用,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關鍵著力點。卓賢建議,高校可探索以新經濟為導向的“大學生后教育體系”,聯合各領域的頭部企業,在專升本教育、第二學士學位教育以及未就業畢業生后續教育中,開展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就業創業指導。

再次,以提高“云端招聘”的質量和滲透率,降低摩擦性因素。新一屆大學生就業的秋招和春招即將到來,傳統大型現場招聘會能否順利舉辦仍面臨疫情等不確定因素,高滲透率和高質量的“云端招聘”平臺愈發成為影響大學生就業市場運行的關鍵因素。

李強表示,通過發揮云端平臺的功能和優勢,企業可更多開展“云端雙選會”“云端宣講會”“空中筆試”和“空中面試”等活動,借助視頻、語音、文字乃至VR場景模擬等方式,對大學生求職者開展多維度評價,提高線上招聘的滲透率、匹配度和成功率。(本報記者 顧 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