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及仆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消費 > 正文

拍短視頻“維權”,算不算一個好主意?

來源:中國山東網 時間:2021-09-27 10:16:42

如果你是抖音、快手、或者視頻號的重度用戶,就會發現在短視頻領域,除了游戲美女搞笑劇情之外,還有一個挺垂直的門類:

維權投訴。

這些賬號的主旨,一般自稱“陳述慘痛經歷,維護自身權益,揭露黑暗真相”。有加盟商站在店門口天天怒斥總部的,有被開除員工天天罵企業無良的,有消費者天天喊著商家拒絕賠償的,有家長天天哭訴教培機構不肯退費的,還有投資者天天痛罵機構割韭菜的……

人們會覺得,他們都是某個行業的“吹哨人”。

前段時間刷到一則視頻,一位媽媽控訴某個南方城市的小提琴比賽“嚴重不公”,冠軍男孩拉得五音不全,自己的女兒拉得行云流水。為彰顯說服力,還放出了男孩的演出片段——從片段看,男孩的拉奏確實荒腔走板,每個動作都猶猶豫豫。

評論區馬上憤怒感爆棚:黑幕!這一定是黑幕!

再前段時間刷到另一則視頻,一位女士抱著孩子蹲在某企業門口,孩子拿著礦泉水和餅干,配的字幕是“帶孩子來討要個說法,又吃了閉門羹,路人看不下去,給孩子送來了水和餅干,謝謝好心人”。

評論區又是義憤填膺:企業仗勢欺人!缺乏人!

你們猜,這些怒火,有沒有燃燒在正確的地方呢?

我們確實看到過一些自媒體維權的成功案例。它們讓我們期待公眾的力量,也讓那些試圖掩蓋的惡行無所遁形。

但遺憾的是,如果我們真的把“維權”作為主題詞,符合“吹哨”標準的怕是萬中無一。如果說文字類的因為門檻高,多少還能提供一點實料,短視頻的維權者幾乎很難提供有效的信息。

上面那兩個“維權”的答案是:

那個冠軍男孩的視頻,被故意慢放了;而那個“吃了閉門羹”的女士,選擇了壓根沒人上班的雙休站在企業門口,手中的孩子,不過是她獲得同情的“道具”。

如果我們冷靜下來,把所有的視頻仔細歸攏,琢磨這么兩個問題:

一、到底遇到了什么事兒?前因后果有沒有講清楚?還只是“摘取自己對有利的片段”,甚至杜撰事實?

二、是不是真的“沒人搭理”?給出的處理結果是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答案又是“萬中無一”。

相當一部分的“維權者”,并沒有做到“清晰真實完整講述一件事”——有些是沒有能力,有些是沒有意愿。

沒能力的,拼命輸出情緒,完全不考慮表達是否符合邏輯;沒意愿的,偷偷選擇角度,夸大自己的有利點,對不利于自己的證據視而不見。有人站在企業門口,天天喊“我被坑害了,要開除某某”,但“坑害”這件事兒,說得云山霧罩;有人曬法院判決書,明明最后的判決有六句話,卻有五句話打了碼。

不然,如果這算“吹哨”,那至少是“吹偏哨”。

超過半數的維權者,并沒有去嘗試“正常流程”——消費過程遇到問題,不找消協;勞資遇到糾紛,不找勞動仲裁;甚至在說對方違法犯罪的時候,不報警,不找律師,不找法院……

他們的理由是:“找了也沒用”。

其實,我們的社會分工沒那么不堪。絕大多數的問題,按照正常流程就能解決。如果非要用自媒體“堅持不懈”維權,那也至少要證明自己在正常途徑上付出過努力。

不然,如果這算“吹哨”,那可能就是觀眾席上的“野哨”。

還有一部分維權者,要的只是“施壓”后的利益——明明已經有了清晰的處理方案,他依然在扮演“抵抗強權”的角色,直到有一天,他在直播時說:

“謝謝家人們,今天帶來了許多福利,希望大家購買支持我;如果你也有和我同樣的煩惱,可以私信我的小助手,我們會做好服務……”

如果你真的“拜師”,就會發現,就算“吹哨”,這個人教的恐怕也是“吹黑哨”。

維權的跑道上,確實有很多“吹哨人”,但哨聲響起,你得努力分辨哪些是偏哨、哪些是野哨、哪些是黑哨。找到真的哨聲,并不容易。

缺乏新證據的反復表達,當所謂的義正辭嚴只剩下義正辭嚴,也會遭遇人們的“審美疲勞”,既難凝聚共識,也難解決問題。

我們仍看到,許許多多的“維權者”,除了模仿,沒有嘗試過合理的處理規范,只先想著召集人手“放大聲量”,"把事搞大",通篇都在煽動情緒,卻不肯或無法把事情講清楚,——以鬧代訴下的正義,就算有那么一些,這也是廉價且低效的正義。

那些評論區里支持的聲音,總有一天會發現——

自己的憤怒、熱情,不過是這些人的工具而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