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第一波付尾款時刻到來,大批“尾款人”涌進電商平臺,爭搶前幾千名付款可以疊加優惠、獲得額外贈品的寶貴名額。自預售開始以來,養貓升級、搶優惠券、淋紅包雨等各種玩法令網友大呼“太復雜”“到手價格并沒有像宣傳頁上那樣優惠”。“雙11”電商平臺真的能讓消費者花最少的錢買到心儀的商品嗎?記者來到北京多家商場比價,發現實體店竟有不少商品比電商更優惠。
優惠套路少 折扣更實在
“這件大衣的商品主頁上標了4個價格,但最低的價格沒幾個人能搶到。”家住朝陽區的賀女士說,“大衣標明的商場吊牌價是1099元,‘雙11’價672元,詳情頁顯示的最低價是439元。”為了用最優惠的價格買到這件大衣,賀女士可沒少下功夫,需要先付訂金50元,可以兩倍抵扣,然后領取店鋪優惠券100元、領取服飾百貨類購物券20元,最后還不能忘記合并付尾款,才能享受跨店滿減……一番操作后,賀女士用452元買下這件大衣。
但在銀泰百貨(大紅門店)中,這一品牌店鋪門口豎立著“3.9折”的立牌。售貨員表示“雙11”期間,全場服飾享受3.9折的優惠,而且還可以疊加銀泰百貨的會員優惠,享受折上9折。同款大衣僅需385.7元就可以買到,比網店便宜了約66元。該店鋪售貨員解釋,線上旗艦店的活動跟實體店是不一樣的,實體店有一定范圍內的打折權限。“雙11”期間為了吸引客源、拉動年底業績增長,實體店也給出了非常優惠的折扣。
可感可觸 退貨比例遠小于線上
不僅是服飾,記者在合生匯購物中心對幾款在線上旗艦店被搶到斷貨、斷碼的運動鞋比價后發現,在實體店能以同樣或更低的價格買到。正在選購運動鞋的閆先生告訴記者,他手上的這款運動鞋網上已經沒有黑色的了,相比網上旗艦店需要訂金膨脹、領券、滿減、定時搶購的復雜流程,實體店直接給出了5折折扣,甚至比線上還便宜了15元。不僅如此,可以試穿和檢查有無質量問題也成了閆先生來到實體店選購的重要理由。該運動品牌售貨員告訴記者,店里很少有退貨的情況發生。他來到這家店工作的一年多時間里也沒有碰上一次。
張女士今年“雙11”在王府井百貨大樓買了一臺戴森加濕器。據她介紹,線下實體店和網上旗艦店的折扣持平,而且在實體店可以親身感受吹風機的效果后再決定是否購買,也可以確保電器沒有問題后再付款提貨。
記者在角門西一小區的快遞收發點了解到,最近他們每天都會收到數百件發貨快遞,其中將近7成是“雙11”退貨件。一份數據顯示,日常網購退貨率為10%,“雙11”期間能達到30%。“沖動消費”“購買商品不合適”“有質量問題”是最主要的退貨原因。
主播探店 實體店迎來新機遇
近年來,線上線下融合的新型消費模式迅速發展,線上消費的風靡的確給人們購物帶來了諸多便利,然而實體店也具有很多電商不具備的優勢。以往在“雙11”期間門可羅雀的實體店鋪如何煥發活力?直播帶貨、主播探店為實體店的發展提供了契機。
今年“雙11”淘寶首次推出同城直播,幾乎全部為線下消費場景。實體店、賣場、景點等直播場景出現在鏡頭前,線下商家的曝光率隨之增高。凌女士在中關村開了一家美甲店,趕著“雙11”的熱度,推出美甲8折的折扣,并借助淘寶同城直播為消費者展示美甲過程和美甲作品。“這幾天的顧客量比之前有所增多,很多都是在淘寶直播上看到我們的折扣和作品而來的。”凌女士說。
不僅如此,很多商場柜姐當起了主播,線下實體店的大力優惠和促銷活動通過直播、短視頻等網絡傳播手段被更多網友知道。探店博主也給實體店帶來了可觀流量,餐館、商場、咖啡廳……一旦曝光率增加,消費者就會紛紛慕名前來打卡,實體店也能成為被簇擁的“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