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于15日開展了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共計6000億元MLF到期的續作),中標利率2.95%。同時,開展1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去除600億元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流動性凈投放9000億元。
這次MLF操作,延續了8月以來“量增價穩”的常規作法。之所以超量續作,主要原因仍然在于銀行負債端壓力較大。下半年以來,央行逐漸回收疫情期間釋放的過量流動性。與此同時,結構性存款壓降、政府債券集中發行以及財政支出相對偏慢等因素,加上11月以來信用債違約事件的意外沖擊,使市場間流動性進一步趨緊,抬升了銀行的資金成本。
9月初以來,同業存單發行利率持續高于一年期MLF利率,11月底兩者差距達到下半年來最高水平。兩者之間的明顯偏離,不符合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的同業存單利率圍繞MLF利率運行的要求,也會累及利率市場化進程和利率傳導機制的穩定性。三季度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有所上行,表明銀行負債端壓力已經傳導至貸款利率。
基于此,央行近期明顯加大了流動性投放力度。11月30日,央行在常規時段之外額外投放2000億元MLF,并開展15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12月15日再次超額續作MLF并開展逆回購操作,目的都是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而在這些操作之后,同業存單利率應聲而落,逐漸向2.95%的MLF利率水平回歸,DR007則持續位于2.2%的7天逆回購利率之下。
可以看出,央行仍在按照“長短結合,削峰填谷”的理念,通過調整MLF、公開市場操作等政策工具的力度和節奏,保持短、中、長期流動性供給和需求均衡,引導市場利率圍繞政策利率平穩運行。
從11月金融數據來看,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3.6%,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年內首次出現回落;11月末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2.8%,比上月末低0.1個百分點,較6月份的年內高點已回落0.4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顯示出,信用拐點已經出現。
之所以選擇這一政策組合,涉及央行對當前和下一階段經濟形勢的判斷。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當前“經濟增長好于預期,供需關系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同時,“我國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因此,既要加大穩杠桿、防風險的政策考量,又要避免出現“政策懸崖”,防止政策突然中斷帶來的意外沖擊。
因此,預計央行下一階段仍將維持目前的政策組合:一方面,保持狹義流動性合理充裕,“既不讓市場缺錢,又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另一方面,“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反映潛在產出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基本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