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項政策引導和支持下,生態保護修復領域的“吸金”能力正不斷增強。
第一財經記者從相關部委了解到,目前,已經有多路資金陸續進入生態保護修復領域,前期進入的投資者也已經開始收獲果實。
“大塊頭”資金來自財政投入
目前,生態保護修復領域“大塊頭”資金主要來自于財政投入,包括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配套資金,主要用于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整治等生態保護修復,以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
財政部日前印發的《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明確,中央預算安排重點生態保護修復治理資金,支持開展對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態受益范圍較廣的重點生態保護修復。
《管理辦法》提出,治理資金采取項目法和因素法相結合的方式分配。用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的獎補資金采取項目法分配,工程總投資10億~20億元的項目獎補5億元;工程總投資20億~50億元的項目獎補10億元;工程總投資50億元以上的項目獎補20億元。
用于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整治的獎補資金,采取項目法分配的,工程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項目獎補3億元。采取因素法分配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獎補資金根據各省歷史遺留廢棄工礦土地損毀面積等因素確定,同時考慮各省財政困難程度,并根據資金使用績效等對測算結果進行調整。
“獎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如果項目運作好,這類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完全是可以盈利的。”11月23日,貴州一家做礦山修復的企業負責人在電話中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財政投入是我國生態保護修復領域的基礎保障。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帶領的團隊曾專門做了“國家‘十三五’生態文明建設財政政策實施成效分析”研究。他表示,財政資金投入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關鍵性貢獻。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3524億元,將青海三江源、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等納入補助范圍,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生態功能重要區域的支持力度。
近年來,國家還推動建立政府引導型投資基金,用于生態保護修復。王金南介紹,2020年1月,《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管理辦法》印發,引導地方設立省級土壤污染防治基金,規范基金的資金籌集、使用及管理,建立健全土壤修復治理多元化投融資機制。
2020年7月,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設立,首期規模885億元,由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和上海市共同發起設立,重點投向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和國土空間綠化、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綠色交通、清潔能源等領域。
此外,2016年至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水污染防治資金783億元,支持全國開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良好水體生態環境保護、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地下水環境保護及污染修復等水污染防治;安排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285億元,重點支持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示范區建設、污染土壤修復治理技術應用試點等。
在今年初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介紹,僅生態環境部此前組織實施的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觀測網絡建設兩項任務,中央財政就累計投入資金近4億元。
“2016年至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生態文明建設支出達到3.1萬億元,年均增速為14.8%,有力支撐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王金南說。
國際貸款期限長條件優惠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生態保護修復領域的另一塊資金來自于國內外金融機構和部分央企。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林草領域獲得的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達到8.9億美元。
該中心介紹,1985年,我國利用世界銀行貸款5000萬美元實施了“林業發展項目”,在14個省(區、市)開展人工造林及附屬設施建設,拉開了我國林草行業與國際金融組織項目合作的序幕。
截至目前,國家林草局世行項目管理中心共牽頭負責世行項目8個、亞洲開發銀行項目2個、歐洲投資銀行項目4個,貸款總額18.6億美元,涉及25個省(區、市),人工造林500萬公頃。
其中,“十三五”期間林草行業共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8.9億美元,包括世行貸款2.5億美元、亞行貸款3億美元、歐投行貸款3億歐元,涉及14個省(區、市),可新造或可改造林草面積495萬公頃。
“國際金融組織貸款期限長,綜合年利率低,條件比較優惠,符合林草建設的實際需要,一定程度緩解了林草單位和林農群眾融資難、融資貴的現實困局。”國家林草局有關專家說。
資料顯示,1990年實施的世行貸款“國家造林項目”,利用貸款3.28億美元,是當時世行在全球資助的最大一筆林業投資。項目總投資37.6億元人民幣,年均投入5億元人民幣,與同期國內年營林基本建設投資相當。
2014年,我國與歐投行簽訂協議,貸款2.5億歐元,開創了我國林業專項貸款的先河。30年來,我國林草行業共計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18.6億美元,帶動國內配套105億元人民幣,實現總投資240億元人民幣。
國家林草局國際合作交流中心介紹,這些貸款改善了項目區的生態環境。僅世行項目就完成高標準、高質量人工林和中幼林撫育388萬公頃,每個項目可增加項目區森林覆蓋率2~3個百分點。其中,“林業持續發展項目”營造項目林24萬多公頃,每年可減少水土流失量73萬噸,年碳匯量峰值達920萬噸,相當于1262萬噸標準煤燃燒后的碳排放量。
國內金融機構近年來投資于生態保護修復方面的資金同樣巨大。一些中小銀行今年還推出了“碳匯貸”等綠色金融服務產品,推動生態保護修復與碳減排。
近年來,央企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最大一筆資金當屬“長江綠色發展投資基金”——由國家發改委與三峽集團于2019年共同發起設立,定位為國家級產業投資基金,首期募集資金200億元,計劃形成千億級規模。該基金重點投向長江經濟帶沿江省市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綠色環保及能源革命創新技術等領域。
此外,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員企業——中國投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實施的投融資促進項目,計劃投資約5.51億歐元,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重點,開展長三角區域協同發展大氣污染防治。
近年來,央企各自承擔的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投入的資金量也逐年增長。
社會資本通過多種方式獲益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也明確,通過產權激勵、用地指標流轉、碳匯交易等辦法,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
“生態保護修復需要全社會共同付出,而從以往成功的經驗來看,社會資本在生態保護修復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獲得收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周宏春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周宏春分析,這些收益方式包括采取“生態保護修復+產業導入”方式,利用獲得的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或特許經營權發展適宜產業;對投資形成的具有碳匯能力且符合相關要求的生態系統,申請核證碳匯增量并進行交易;通過經政府批準的資源綜合利用獲得收益等。
此外,可以發展的產業主要包括投入循環農(林)業、生態旅游、休閑康養、自然教育、清潔能源及水資源利用、海洋生態牧場等;發展經濟林產業和草、沙、竹、油茶、生物質能源等特色產業;參與河道保護和治理,在水資源利用等產業中依法優先享有權益。
還包括參與外來入侵物種防治、生物遺傳資源可持續利用,推廣應用高效誘捕、生物天敵等實用技術;開展產品認證、生態標識、品牌建設等。從事這些活動,都能享受到相關的稅收減免政策優惠和金融扶持。
今年,自然資源部公布了兩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例如,在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江西省尋烏縣,該縣財政出資、聯合其他合作銀行籌措資金成立生態基金,引入社會投資2.44億元。
該縣利用治理后的7000畝存量工礦廢棄地建設工業園區,解決工業用地緊張的難題,實現“變廢為園”;實施“生態+光伏”,通過引進社會資本,建設總裝機容量35兆瓦的光伏發電站,實現“變荒為電”;利用礦區修復土地種植油茶等經濟作物5600多畝,既改善了生態環境,又促進了農民增收,實現了“變沙為油”;開展“生態+旅游”,實現“變景為財”。
截至目前,尋烏縣已引進入駐企業30家,新增就業崗位3371個,直接經濟效益1億元以上。實現項目年發電量3875萬千瓦時,年經營收入達3970萬元。油茶樹、百香果等經濟作物年收入達到2300萬元。年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經營收入超過1000萬元。
就“十四五”時期生態保護修復領域資金投入問題,王金南等專家建議,繼續增加中央專項資金和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的支持力度。加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專項債等對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設立政府引導型碳中和基金或能源綠色轉型基金,發揮財政資金增信和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金投入。
同時靈活運用資本金注入、生態風險補償、貼息、補貼、獎勵、基金等支出方式,優化環境稅和促進其他稅種綠化,促進政府采購引領綠色消費,不斷完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